开发者

古代二十四孝图是谁画的啊??

开发者 https://www.devze.com 2023-02-06 17:46 出处:网络 作者:开发百科
墨殇_810 2021-07-27 07:41 1、“子路负米”:子路,姓仲名由,春秋时鲁国卞(今山东泗水)人,孔丘的学生。《孔子家语·致思》中,子路自述“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墨殇_810 2021-07-27 07:41

1、“子路负米”:子路,姓仲名由,春秋时鲁国卞(今山东泗水)人,孔丘的学生。《孔子家语·致思》中,子路自述“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2、“黄香扇枕”:黄香,东汉安陆(今属湖北开发者_运维技巧)人。九岁丧母,《东观汉记》中说他对父亲“尽心供养,……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

3、“陆绩怀橘”:陆绩,三国时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三国志·吴书·陆绩传》说他“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归欲遗母。’术大奇之”。

4、“哭竹生笋”:三国时吴国孟宗的故事。唐代白居易编的《白氏六帖》中说: “孟宗后母好笋,令宗冬月求之,宗入竹林恸哭,笋为之出。”

5、“卧冰求鲤”:晋代王祥的故事。《晋书·王祥传》说他的后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6、“老莱娱亲”:老莱,传说是春秋时楚国人。《艺文类聚·人部》记有他七十岁时穿五色彩衣诈跌“娱亲”的故事。

7、“郭巨埋儿”:郭巨,晋代陇虑(今河南林县)人。《太平御览》卷四一一引刘向《孝子图》说:“郭巨,……甚富。父没,分财二千万为两,分与两弟,己独取母供养。……妻产男,虑举之则妨供养,乃令妻抱儿,欲掘地埋之。于土中得金一釜,上有铁券云:赐孝子郭巨。’……遂得兼养儿。”


zhangli511294 2021-07-27 07:45

《二十四孝图》是鲁迅所写,创作于1926年,出自鲁迅回忆性散开发者_如何学Go文集《朝花夕拾》。

鲁迅认为二十四孝图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孝道,鲁迅对此是极为反感的。


zhangli511294 开发者_如何转开发 2021-07-27 07:46

《二十四孝图》是现代著名作家鲁迅所写,出自鲁迅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孝道”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新《二十四孝图》,乃陈少梅先生41岁时盛年之杰作,其题材不多见,笔墨工雅,设色清丽,非同寻常,故堪称国之重宝。

而"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M27****3765 2021-07-27 07:50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干宝的《搜神记》卷十一收录三则鲤鱼自动破冰弹跳的故事,主角有王祥、王延、楚僚等三人。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开发者_Go百科佛教变文《二十四孝押座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二十四孝”作品。南宋时期的画家赵子固有“二十四孝书画合璧”一图。元代学者谢应芳在《龟巢集·二十四孝赞》序中说的:“常州王达善所赞《二十四孝》,以《孝经》一章冠于编首。”


niniii1 2021-07-27 07:57

《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开发者_运维百科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24孝图分别为:

1.孝感动天;

2.亲尝汤药;

3.啮指痛心;

4.百里负米;

5.芦衣顺母;

6.鹿乳奉亲;

7.戏彩娱亲;

8.卖身葬父;

9.刻木事亲;

10.行佣供母;

11.怀橘遗亲;

12.埋儿奉母;

13.扇枕温衾;

14.拾葚异器;

15.涌泉跃鲤;

16.闻雷泣墓;

17.乳姑不怠;

18.卧冰求鲤;

19.恣蚊饱血;

20.扼虎救父;

21.哭竹生笋;

22.尝粪忧心;

23.弃官寻母;

24.涤亲溺器。


江水浪花 2021-07-27 08:03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开发者_如何学C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

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揭示其虚伪和残酷。 鲁迅先生对古时愚孝持鄙视、怀疑的态度,但对真孝仍是秉承的。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