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

含乳饮料营养价值大不如牛奶 部分含糖量较高?

开发者 https://www.devze.com 2023-02-02 07:00 出处:网络 作者:如何学JAVA
牛奶、酸奶作为日常营养的重要来源,一直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另外,市场上销售的酸奶饮料、乳酸菌饮料等同样的消费量惊人,很多消费者以这些产品为补充营养来源。许多市场上常见的商品也尽最大努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牛奶、酸奶作为日常营养的重要来源,一直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另外,市场上销售的酸奶饮料、乳酸菌饮料等同样的消费量惊人,很多消费者以这些产品为补充营养来源。许多市场上常见的商品也尽最大努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例如,儿童哈哈旗下的营养速度线,标有健康营养线,钙多,锌多的产品标有营养酸奶饮料。实际上,这些产品都是含乳饮料,类别也出现在包装上,像婴儿哈哈这样的AD钙牛奶,完整的名字是AD钙牛奶饮料,营养快线是水果牛奶饮料。根据国家标准,含乳饮料不是牛奶,而是饮料。另外,含乳饮料一般有糖等,属于含糖饮料,有些产品含糖量高。

为孩子购买奶饮料补充营养很常见

在商场、超市里,牛奶和奶制品所在的区域经常是人流密集,不少家长或老人带着小朋友一起选购,选购范围既有牛奶、酸奶,也有酸奶饮料、乳酸菌饮料等。在电商平台,稍一搜索,各种带着奶字的产品映入眼帘,其中,酸奶饮料、乳酸菌饮料销量巨大,像娃哈哈旗下的AD钙奶在京东的评论数超过36万,娃哈哈营养快线的评论数超过4.6万。

消费者购买牛奶,多为家庭和朋友补充营养。但是,以这个目的购买牛奶饮料的人也不少,给婴儿买的,婴儿喜欢喝的,多次买的,孩子喜欢喝的,女儿喜欢喝的,营养口感也好,给朋友的孩子买的,妻子怀孕了,给妻子买的,给老人买的从中不难发现,儿童是这些产品消费的主力,其中更有甚者,用奶饮料来替代正餐。

含乳饮料是饮料不是牛奶

但也许有些消费者不知道酸奶饮料、乳酸菌饮料等是含乳饮料,不是牛奶。食品工程博士、着名科普作家云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含乳饮料的本质是饮料。牛奶只是原料之一,不能与牛奶相比。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酸奶饮料、乳酸菌饮料等含乳饮料执行的是与牛奶、酸奶等不同的国家标准GB/T2-2008《含乳饮料》。如果消费者注意相关产品的包装,他们可以发现产品标准号:GB/T21732-2008或类似文字。只要是这个产品的标准号码,包装怎么写都属于饮料而不是牛奶。

国标含乳饮料规定,含乳饮料是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加入水和适量辅助材料制成或发酵的饮料制品。含乳饮料也称为乳饮料、乳饮料。含乳饮料包括三种:配制型含乳饮料、发酵型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发酵型含乳饮料还可称为酸乳饮料、酸乳饮品。可以看出,每个人经常喝的产品都包括在内。

含乳饮料容易误解消费者

实际上,很多消费者看到广告宣传的含乳饮料有营养,向家人购买。而一些含乳饮料的包装,也的确容易让消费者误以为是奶或是富有营养。

例如,娃哈哈旗下的钙多多、锌多多、爽歪歪等,包装上都标着营养酸奶饮品;娃哈哈天猫旗舰店中,钙多多、锌多多、大红枣枸杞酸奶饮品的产品名称标着酸奶字样;娃哈哈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中,其乳酸菌饮品的介绍中出现了儿童奶字样;娃哈哈官网上,大红枣枸杞酸奶饮品、芒果酸奶饮品的宣传语写着你的元气早餐字样;营养快线的包装上写着健康营养一线牵字样,宣传语中甚至宣称比果汁更好喝,比牛奶更营养。

另外,含乳饮料包装上标有饮料饮料的文字,但是有些产品包装上这些文字设计得很小。例如,婴儿哈哈的AD钙牛奶饮料,AD钙的尺寸远远超过AD钙牛奶饮料,营养快线包装的牛奶饮料的文字也不显眼。

营养流行病学研究者KellyWeaver在公共编号全国人民认真的科学普及报道中,含乳饮料在宣传中经常被误认为是酸奶。但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包装物和包装容器必须真实准确,不得以虚假、夸张、误解或欺骗消费者的文字、图形等方式介绍食品,也不得利用尺寸和色差误解消费者。

含乳饮料的营养价值比牛奶

含乳饮料的营养价值如何?儿童、老人、孕妇喝含乳饮料,能达到补充营养的目的吗?

营养流行病学研究者KellyWeaver在上述文章中表示,含乳饮料的含乳量比酸奶大幅度降低,营养成分也大幅度缩小。含乳饮料的钙含量通常只有真正酸奶的一半或四分之一。蛋白质含量也很低,即使添加了大量的乳酸菌提供蛋白质,通常也只能达到真正酸奶的三分之一。

云在科普文章中含乳饮料有营养吗?含乳饮料中含有牛奶和果汁的一部分。以营养快线为例,牛奶的30%和果汁的10%,还有糖,营养价值可以忽视的食品添加剂和水。也就是说,100毫升这样的含乳饮料,相当于30毫升的牛奶中加入10毫升的果汁和60毫升5%的糖水。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显然要比白水100ml,或者其他碳酸饮料100ml营养要多。云无心认为,拿它与500毫升牛奶或者500毫升果汁相比,自然就大有不如。制造商把它营销成取代早餐,可以说是闲逛。

部分含乳饮料含糖量高

含乳饮料的原料表中,白糖通常位于第二位,含量仅次于水,因此多数也属于含糖饮料的范畴。中国营养学会社区营养和健康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和健康所研究员刘爱玲在科普文章《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中介绍,一般碳酸饮料、水果饮料、茶饮料等含糖量基本超过5%,可乐、汽水等普通碳酸饮料含糖量约为10%,茶饮料约为5%-10%,凉茶饮料约为9%。

由于我国没有强制性规定企开发者_如何学Python业在营养成分表显示糖的含量,对普通消费者来说,鉴定饮料中糖分含量的简单方法之一是参考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越低,糖分含量越少。像娃哈AD钙奶每100克含碳水化合物4.5克,营养快线每100克含碳水化合物6克,钙多每100克含碳水化合物6.5克,娃哈乳酸菌饮料每100克含碳水化合物10克。营养流行病学研究者KellyWeaver在上述文章中提出,对于乳酸菌饮料,每100毫升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可以减去1~2克,大致推断真正添加的糖的含量。

减糖饮料可以促进儿童健康

现在,减糖成为世界营养共识,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中提出,在生命历史中减少游离糖摄入量,成人和儿童每天的游离糖摄入量应降低到总能摄入量的10%以下,进一步降低到5%以下,或者每天约25克的健康利益。游离糖主要指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含糖饮料中添加的糖也属于游离糖。

近年来,中国开始积极推进减糖,中国居民饮食指南首次加入糖摄入量限制:每天摄入糖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提倡喝白开水和茶,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最近,中国疾病预防管理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营养学会共同制作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中,少年儿童零食的核心推荐包括不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事务所组织专家制作的《中国儿童糖饮料消费报告》中,近年来,中国儿童糖饮料饮用量显着增加。报告建议加快营养立法,推进制定相关政策,在限制糖饮料广告、促销的糖饮料中添加警告标志的糖饮料征税,开展减少儿童对糖饮料消费的中国儿童糖饮料和糖消费状况的特别调查等,抑制中国儿童糖饮料摄入量的上升趋势,减少糖饮料对儿童健康的危害,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北京晨报李严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