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从零到发布:SpringBoot + docker + K8s 云原生部署全流程
- 一、前言
- 二、环境准备
- 2.1 开发环境搭建
- 2.2 Docker 环境安装
- 2.3 Kubernetes 环境搭建
- 三、Spring Boot 项目开发
- 3.1 创建 Spring Boot 项目
- 3.2 编写简单的 RESTful API
- 3.3 项目打包
- 四、Docker 镜像构建与管理
- 4.1 编写 Dockerfile
- 4.2 构建 Docker 镜像
- 4.3 运行 Docker 容器进行测试
- 4.4 推送 Docker 镜像到镜像仓库
- 五、Kubernetes 部署应用
- 5.1 创建 Deployment
- 5.2 创建 Service
- 5.3 查看部署状态
- 5.4 访问应用
- 六、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CI/CD)
- 6.1 选择 CI/CD 工具
- 6.2 配置 github Actions
- 6.3 触发 CI/CD 流程
- 七、总结
从零到发布:SpringBoot + Docker + K8s 云原生部署全流程
一、前言
在当今的软件开发领域,云原生技术已经成为主流趋势。Spring Boot 以其快速开发和便捷配置的特性,成为 Java 开发者构建 Web 应用的首选框架;Docker 为应用提供了轻量级的容器化解决方案,实现了应用的隔离和可移植性;Kubernetes(K8s)则是容器编排的事实标准,能够高效地管理和调度容器化应用。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将一个 Spring Boot 应用从开发到通过 Docker 打包,最终使用 K8s 进行云原生部署的全流程。
二、环境准备
2.1 开发环境搭建
- Java 开发环境
- 确保系统安装了 JDK 8 或更高版本。可以从 oracle 官网或 OpenJDK 官网下载对应系统的安装包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配置
JAVA_HOME
、PATH
等环境变量。例如,在 linux 系统中,可以编辑/etc/profile
文件添加如下内容:
- 确保系统安装了 JDK 8 或更高版本。可以从 oracle 官网或 OpenJDK 官网下载对应系统的安装包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配置
export JAVA_HOME=/path/to/your/jdk export PATH=$JAVA_HOME/bin:$PATH
- 验证 Java 安装是否成功,在终端执行 `java -version` 命令,若输出 Java 版本信息,则说明安装成功。
- Maven 或 Gradle 构建工具
- Maven:从 Maven 官网下载二进制包,解压到指定目录。配置
MAVEN_HOME
和PATH
环境变量,同样在/etc/profile
文件中添加:
- Maven:从 Maven 官网下载二进制包,解压到指定目录。配置
export MAVEN_HOME=/path/to/your/maven export PATH=$MAVEN_HOME/bin:$PATH
- 验证 Maven 安装,执行 `mvn -v` 命令,若输出 Maven 版本信息则安装成功。 - **Gradle**:也可以选择 Gradle 作为构建工具,从 Gradle 官网下载安装包,按照官方文档进行安装和配置。
2.2 Docker 环境安装
- Linux 系统
- 对于 Ubuntu 系统,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装 Docker: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apt-transport-https ca-certificates curl gnupg-agent software-properties-common curl -fsSL https://download.docker.com/linux/ubuntu/gpg | sudo apt-key add - sudo add-apt-repository "deb [arch=amd64] https://download.docker.com/linux/ubuntu$(lsb_release -cs) stable"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docker-ce docker-ce-cli containerd.io
- 安装完成后,使用 `sudo docker run hello-world` 命令验证 Docker 是否安装成功。
- Windows 系统
- 从 Docker 官网下载 Docker Desktop for Windows 安装包,运行安装程序,按照提示完成安装。安装完成后,启动 Docker Desktop,在命令提示符或 PowerShell 中执行
docker run hello-world
进行验证。
- 从 Docker 官网下载 Docker Desktop for Windows 安装包,运行安装程序,按照提示完成安装。安装完成后,启动 Docker Desktop,在命令提示符或 PowerShell 中执行
2.3www.devze.com Kubernetes 环境搭建
- 本地开发环境 - Minikube
- Minikube 是一个在本地快速搭建单节点 K8s 集群的工具。从 Minikube 官网下载对应系统的二进制文件,添加到系统
PATH
中。 - 启动 Minikube,执行以下命令:
- Minikube 是一个在本地快速搭建单节点 K8s 集群的工具。从 Minikube 官网下载对应系统的二进制文件,添加到系统
minikube start
- 配置 `kubectl` 与 Minikube 集群交互:
kubectl config use-context minikube
- 云环境 - 以阿里云 ACK 为例
- 登录阿里云控制台,进入容器服务 ACK 页面,创建一个 K8s 集群。按照向导完成集群的配置,包括节点数量、节点规格等。
- 下载并配置
kubectl
,通过阿里云提供的凭证信息连接到创建的集群。
三、Spring Boot 项目开发
3.1 创建 Spring Boot 项目
- 使用 Spring Initializr
- 访问 Spring Initializr 网站(https://start.spring.io/),选择项目的元数据,如项目类型(Maven Project 或 Gradle Project)、Java 版本、Spring Boot 版本等。
- 添加所需的依赖,例如
Spring Web
用于构建 Web 应用。点击Generate
按钮下载项目压缩包,解压到本地开发环境。
- 使用 IDE 创建项目
- 在 IntelliJ IDEA 中,选择
File
->New
->Project
,在左侧选择Spring Initializr
,按照向导完成项目创建。
- 在 IntelliJ IDEA 中,选择
3.2 编写简单的 RESTful API
- 创建 Controller 类
- 在
src/main/java
目录下创建一个 Controller 类,示例代码如下:
- 在
package com.example.demo.controlle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Ge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android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HelloController { @GetMapping("/hello") public String hello() { return "Hello, Spring Boot!"; } }
- 运行项目进行测试
- 在 IDE 中运行 Spring Boot 应用的主类(通常是带有
@SpringBootApplication
注解的类)。 - 打开浏览器或使用工具(如 Postman)访问
http://localhost:8080/hello
,若看到返回Hello, Spring Boot!
,则说明 API 编写成功。
- 在 IDE 中运行 Spring Boot 应用的主类(通常是带有
3.3 项目打包
- Maven 打包
- 在项目根目录下执行以下命令进行打包:
mvn clean package
- 打包完成后,在 `target` 目录下会生成一个 `.jar` 文件。
- Gradle 打包
- 若使用 Gradle,执行以下命令:
gradle build
- 生成的 `.jar` 文件位于 `build/libs` 目录下。
四、Docker 镜像构建与管理
4.1 编写 Dockerfile
在项目根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 Dockerfile
的文件,内容如下:
# 基础镜像 FROM openjdk:11-jre-slim # 设置工作目录 WORKDIR /app # 将打包好的 Spring Boot 应用复制到容器中 COPY target/demo-0.0.1-SNAPSHOT.jar app.jar # 暴露应用端口 EXPOSE 8080 # 启动应用 CMD ["java", "-jar", "app.jar"]
4.2 构建 Docker 镜像
在项目根目录下,执行以下命令构建 Docker 镜像:
docker build -t springboot-demo:1.0 .
其中,springboot-demo:1.0
是镜像的名称和版本号,.
表示使用当前目录下的 Dockerfile
进行构建。
4.3 运行 Docker 容器进行测试
构建完成后,使用以下命令运行 Docker 容器:
docker run -p 8080:8080 springboot-demo:1.0
-p 8080:8080
表示将容器的 8080 端口映射到宿主机的 8080 端口。访问 http://localhost:8080/hello
,若能看到之前编写的 API 返回结果,则说明容器运行正常。
4.4 推送 Docker 镜像到镜像仓库
- 注册镜像仓库账号
- 可以选择公共的镜像仓库,如 Docker Hub,也可以使用云服务商提供的私有镜像仓库,如阿里云容器镜像服务。注册并登录相应的镜像仓库。
- 登录镜像仓库
- 以 Docker Hub 为例,在终端执行以下命令登录:
docker login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完成登录。
3. 标记镜像- 为了将镜像推送到指定的镜像仓库,需要给镜像添加合适的标签:docker tag springboot-demo:1.0 your-dockerhub-username/springboot-demo:1.0
- 推送镜像
- 执行以下命令将镜像推送到 Docker Hub:
docker push your-dockerhub-username/springboot-demo:1.0
五、Kubernetes 部署应用
5.1 创建 Deployment
在项目根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 deployment.yaml
的文件,内容如下: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name: springboot-demo-deployment spec: replicas: 3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springboot-demo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app: springboot-demo spec: containers: - name: springboot-demo image: your-dockerhub-username/springboot-demo:1.0 ports: - containerPort: 8080
执行以下命令创建 Deployment:
kubectl apply -f deployment.yaml
replicas: 3
表示创建 3 个副本,确保应用的高可用性。
5.2 创建 Service
创建一个名为 service.yaml
的文件,内容如下:
apiVersion: vphp1 kind: Service metadata: name: springboot-demo-service spec: selector: app: springboot-demo ports: - protocol: TCP port: 80 targetPort: 8080 type: LoadBalancer
执行以下命令创建 Service:
kubectl apply -f service.yaml
type: LoadBalancer
表示创建一个负载均衡器,将外部流量分发到后端的 Pod 上。
5.3 查看部署状态
使用以下命令查看 Deployment 和 Service 的状态:
kubectl get deployments kubectl get services
确保 Deployment 的 READY
状态为 3/3
,Service 分配到了外部 IP 地址。
5.4 访问应用
如果使用 Minikube,可以执行以下命令获取应用的访问地址:
minikube service springboot-demo-service
如果是云环境,使用 Service 分配的外部 IP 地址访问 http://<external-ip>/hello
,若能看到 API 返回结果,则说明应用部署成功。
六、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CI/CD)
6.1 选择 CI/CD 工具
可以选择 Jenkins、GitLab CI/CD、GitHub Actions 等工具实现 CI/CD 流程。这里以 GitHub Actions 为例进行介绍。
6.2 配置 GitHub Actions
- 在项目根目录下创建
.github/workflows
目录。 - 在该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
ci-cd.yml
的文件,内容如下:
name: Spring Boot CI/CD on: push: branches: - main jobs: build-and-deploy: runs-on: ubuntu-latest steps: - name: Checkout code uses: actions/checkout@v2 - name: Set up Java uses: actions/setup-java@v1 with: java-version: 11 - name: Build with Maven run: mvn clean package - name: Set up Docker Buildx uses: docker/setup-buildx-action@v1 - name: Login to Docker Hub uses: docker/login-action@v1 with: username:${{ secrets.DOCKERHUB_USERNAME }} password:${{javascript secrets.DOCKERHUB_PASSWORD }} - name: Build and push Docker image uses: docker/build-push-action@v2 with: context: . push: true tags: your-dockerhub-username/springboot-demo:latest - name: Set up kubectl uses: azure/setup-kubectl@v1 - name: Deploy to Kubernetes run: | kubectl config set-cluster my-cluster --server=${{ secrets.K8S_SERVER }} kubectl config set-credentials my-user --token=${{ secrets.K8S_TOKEN }} kubectl config set-context my-context --cluster=my-cluster --user=my-user kubectl config use-context my-context kubectl apply -f deployment.yaml kubectl apply -f service.yaml
- 在 GitHub 项目的设置中添加
DOCKERHUB_USERNAME
、DOCKERHUB_PASSWORD
、K8S_SERVER
、K8S_TOKEN
等 Secrets,确保敏感信息的安全。
6.3 触发 CI/CD 流程
每次向 main
分支推送代码时,GitHub Actions 会自动触发 CI/CD 流程,完成代码构建、镜像打包、推送和 K8s 部署等操作。
七、总结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完成了从 Spring Boot 项目开发到 Docker 镜像构建,再到使用 K8s 进行云原生部署的全流程。并且通过 CI/CD 工具实现了代码的自动化部署,提高了开发和部署效率。在实际项目中,可以根据需求对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和扩展,确保应用的高可用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到此这篇关于SpringBoot+Docker+K8s云原生部署全流程(从零到发布)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SpringBoot+Docker+K8s云原生部署内容请搜索编程客栈(www.devze.com)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js家以后多多支持编程客栈(www.devze.com)!
精彩评论